尼日利亚颁发270张采矿证和61张采油气许可
到底隆基会怎么选择呢?事实上是两难。
2020年,岁末收官,来自2021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的声音振奋人心: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加快构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呈现出根深叶茂、生机勃勃的崭新局面。十四五将至,在3060碳发展目标指引下,以光伏产业为代表的新能源行业,将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为加快推进我国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能源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十三五我国从四个方面布局太阳能发电产业:1、全面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从两头在外到全球领先据业内统计,2020年,我国多晶硅、硅片、电池片和组件的产能在全球占比分别达到69.0%、93.7%、77.7%和69.2%,分别增长了7.4、2.9、4.0和0.9个百分点,产品产能和产量高居世界第一,已成为全球光伏产业发展主要推动力量之一。在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十三五期间,光伏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光伏扶贫已成为贫困县推进产业扶贫的新业态,贫困村集体经济破零的重要产业支撑,为我国提前兑现2020年全面脱贫目标作出重要贡献。截至2019年底,规模化生产的单多晶电池平均转换效率已较2015年分别提高约4个和3个百分点,异质结等先进电池平均转换效率达23.0%,多项技术革新领跑全球产业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对于太阳能发电技术创新也提出了明确指标,比如单晶硅电池、多晶硅电池、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的产业化转换效率分别达到23%以上、20%以上和20%左右。重点在资源条件好的西部地区,具备大规模接入和本地消纳能力的地区,结合外送通道规划,有序建设光伏电站基地,确保光伏电力消纳。从2021年新增并网类型分析,徐国新认为,基地建设需要较长周期,尚待明确土地、消纳、业主招标等条件后开;平价示范项目消纳条件落实,又有2021年并网时限要求,将成为2021年新增并网主力;户用光伏是2021年新增并网的重要补充部分,今年新安排平价项目(或称为无补贴项目)将成为接续项目主力
2019-2020年,国家能源局共计批复了55.83GW的平价示范项目,其中包括2019年14.78GW、2020年33.05GW以及竞价转平价约8GW。从2021年新增并网类型分析,徐国新认为,基地建设需要较长周期,尚待明确土地、消纳、业主招标等条件后开;平价示范项目消纳条件落实,又有2021年并网时限要求,将成为2021年新增并网主力;户用光伏是2021年新增并网的重要补充部分,今年新安排平价项目(或称为无补贴项目)将成为接续项目主力。据徐国新介绍,平价项目的建设进度较预期有所推迟,目前完成并网的项目总量预计不超过10GW,大部分项目处于开工或者准备开工阶段,具体数据还在统计中。根据光伏們统计的项目情况,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陆续有超过49GW的项目备案,这些项目也将成为2021年新增规模的重要组成部分。
受并网时限要求,去掉其他影响因素导致的部分项目流产等因素,预计2021年将有超过35GW的平价项目需要,在年底前完成并网,另外未在国家能源局平价示范名单里但已经明确2021年底前并网的还有云南3GW以及广西1GW,合计共39GW。加上户用、工商业与顺延下来的2020年竞价项目,2021年新增并网有望再创纪录。
2月3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主办的光伏行业2020年发展回顾与2021年形式展望线上研讨会如期举办,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可再生能源信息中心副主任徐国新就目前我国平价示范项目开发并网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但是从已并网项目来看,各省均有平价项目分布,其中黑龙江、安徽、湖北、陕西、广西并网占比较高,这表明我国东北、西北、中东部和南方等广大地区已经基本具备平价条件也许,2021年隆基与中环会携手绞杀上机数控、京运通。第三局 硅料争夺战在硅料领域,通威产能在2021年底将达到16.5万吨,将反超硅料老大协鑫。
市场上能购买到的仅有剩下四家,其中,隆基股份与中环股份是光伏行业硅片领域的绝对龙头,这两家企业垄断单晶硅片领域已有多年。隆基与中环嗅到了通威的硅料威胁,急需在硅料市场寻求合作伙伴,制衡通威的一家独大。硅料环节2020年经历了暴涨,2021年年初从70元/kg涨至90元/kg,涨幅达29%,且在各路资本及媒体的炒作下,还有大幅上涨的趋势。(4)与此同时,通威于同日宣布2023年实现碳中和目标。
详见下图: 在这六大玩家之中,晶科能源与晶澳科技主要是自给自足,不对外销售。随着中环股份管理层的稳定,2021年 隆基与中环必将在单晶硅硅片领域发起激烈的价格战。
2021年,隆基股份的硅片产能将达到100GW,中环股份的硅片产能预计达到80GW,而整个光伏行业对硅片仅需200GW。第二局 拥硅为王在硅片环节激烈竞争之下,别忘了拥硅为王。
2020年阿特斯、东方日升、天合光能等组件厂纷纷与上机数控签署采购大单,详见光伏资讯先前的报道:300亿元!上机数控大买卖第四:老三、老四有机会崛起吗?有目共睹,老大老二打架,遭殃的总是老三老四。光伏行业企业间的竞争现在告别了原始阶段的打打杀杀,走向了更高级别的竞争,越来越像一款游戏--《三国杀》!第一局 硅片厮杀战目前,在硅片环节主要有6个玩家:隆基股份、中环股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上机数控、京运通。特别是隆基股份作为单晶硅龙头,与协鑫多年不相往来,本次合作也实属不易。在各种因素的推动下,隆基与中环首次携手,承包协鑫400亿元的硅料产能。所以下游产业也需要独立的第三方供应商,在下游采购方的怂恿下,上机数控与京运通加入硅片领域。目前,隆基、中环、协鑫抱团取暖。
记者总结2月2日硅料环节几件大事:(1)隆基与协鑫签署9万吨多晶硅料采购协议;(2)晚间,中环发布公告称 与协鑫签署35万吨多晶硅料采购协议;(3)新疆大全新能源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首发顺利过会。八家光伏企业所涉及的产业链如下: 2021年2月2日是光伏行业的转折点,从此,光伏行业由战国时代进入到了三国时代。
能见证现在的光伏行业,简直是人生一大幸事!。各大硅片厂纷纷与硅料厂签订采购大单,预定未来三年的硅料产能。
大全新能源此次募集资金50亿元,主要用于年产1000吨的高纯半导体材料项目、年产35000吨多晶硅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之用。但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保利协鑫的颗粒硅技术取得重大进展,在2021年2月3日,万吨级的颗粒硅产线正式剪彩。
第三:隆基与中环不断布局下游的组件业务,蚕食其他组件企业的市场份额,也激起了其他组件企业的联合抵触。昨日,新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科创板首发成功过会,回归内地资本市场。第四局 一体化之争在光伏资讯看来,目前光伏行业垂直一体化与专业化之争已逐渐明朗,各大企业正在垂直一体化的道路上狂奔,而当下垂直一体化前列的企业主要有隆基股份、通威股份、中环股份、协鑫集团、晶科能源、晶澳科技、东方日升、锦州阳光等。目前,在硅料环节,只剩五大玩家,分别是:保利协鑫、通威股份、新特能源、大全新能源、东方希望。
老三老四能否突围成功,2021年底见分晓。协鑫作为曾经的硅料王者,在电站补贴亏欠的情况下,整个集团受到严重打击。
上机数控与京运通进军硅片领域的底层逻辑:第一:上机数控与京运通在硅片领域的超额利润驱使下,纷纷加码单晶硅片的扩产;第二:众所周知,硅片领域182、210之争愈演愈烈,逼迫下游采购方站队但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保利协鑫的颗粒硅技术取得重大进展,在2021年2月3日,万吨级的颗粒硅产线正式剪彩。
第四局 一体化之争在光伏资讯看来,目前光伏行业垂直一体化与专业化之争已逐渐明朗,各大企业正在垂直一体化的道路上狂奔,而当下垂直一体化前列的企业主要有隆基股份、通威股份、中环股份、协鑫集团、晶科能源、晶澳科技、东方日升、锦州阳光等。特别是隆基股份作为单晶硅龙头,与协鑫多年不相往来,本次合作也实属不易。
光伏行业企业间的竞争现在告别了原始阶段的打打杀杀,走向了更高级别的竞争,越来越像一款游戏--《三国杀》!第一局 硅片厮杀战目前,在硅片环节主要有6个玩家:隆基股份、中环股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上机数控、京运通。老三老四能否突围成功,2021年底见分晓。能见证现在的光伏行业,简直是人生一大幸事!。记者总结2月2日硅料环节几件大事:(1)隆基与协鑫签署9万吨多晶硅料采购协议;(2)晚间,中环发布公告称 与协鑫签署35万吨多晶硅料采购协议;(3)新疆大全新能源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首发顺利过会。
各大硅片厂纷纷与硅料厂签订采购大单,预定未来三年的硅料产能。目前,隆基、中环、协鑫抱团取暖。
2021年,隆基股份的硅片产能将达到100GW,中环股份的硅片产能预计达到80GW,而整个光伏行业对硅片仅需200GW。八家光伏企业所涉及的产业链如下: 2021年2月2日是光伏行业的转折点,从此,光伏行业由战国时代进入到了三国时代。
第三局 硅料争夺战在硅料领域,通威产能在2021年底将达到16.5万吨,将反超硅料老大协鑫。第二局 拥硅为王在硅片环节激烈竞争之下,别忘了拥硅为王。